跟骨骨折后需注意制动保护、规范治疗、康复锻炼及并发症预防。主要措施包括患肢抬高、冰敷消肿、药物镇痛、石膏固定或手术干预、渐进性负重训练等。
1、制动保护
骨折初期需绝对避免患足负重,使用拐杖或轮椅辅助移动。石膏固定期间保持足部中立位,观察末梢血运和皮肤受压情况。若采用外固定支架,需定期消毒针道防止感染。
2、规范治疗
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超过2毫米或关节面塌陷需手术复位。常用术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螺钉固定等。术后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口服接骨七厘片促进骨愈合。
3、康复锻炼
拆除固定后从被动踝泵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水中行走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6周后尝试部分负重,12周经影像学确认愈合后可完全负重。康复期出现肿胀需间歇穿戴弹力袜。
4、并发症预防
跟骨骨折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足弓塌陷等后遗症。长期卧床者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切口不愈合风险。
5、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1000毫克钙剂和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每公斤体重1.2克,可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来源促进组织修复。
恢复期间避免过早承重导致内固定失效,定期复查X线监测骨痂生长情况。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水肿,戒烟限酒以改善局部血供。若出现持续疼痛、皮肤发绀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复诊。康复后期可定制矫形鞋垫纠正步态异常,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需结合物理治疗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