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按时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感染源、合理喂养增强体质、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肺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等均可诱发。
1、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冬季使用暖气时可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家庭成员吸烟需严格禁止在室内吸烟,烟雾会损伤儿童呼吸道纤毛功能。
2、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可预防相关病原体感染。流感疫苗需每年秋季接种,6月龄以上儿童均可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一般1-2天自行缓解。
3、避免接触感染源
流感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时应隔离,避免与儿童共用餐具。幼儿园等集体机构需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
4、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至少持续至6月龄,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强婴儿抵抗力。添加辅食后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蛋黄、鱼肉等。适当补充维生素A、D,缺乏时会导致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
5、及时治疗感染
出现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肺炎。细菌性肺炎需足疗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配合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中成药缓解症状。
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拒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适度户外活动增强耐寒能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后受凉。饮食注意荤素搭配,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限制高糖零食。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注意腹部与足部保暖。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