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出血可通过保持安静体位、禁食禁水、局部冷敷、药物止血、紧急就医等方式处理。急性胃出血通常由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药物刺激、肿瘤等因素引起。
1、保持安静体位
患者需立即平卧并将下肢抬高,减少活动以避免出血加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血时误吸,松解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搬动患者,等待急救人员过程中可监测脉搏和意识状态。
2、禁食禁水
任何饮食摄入都可能刺激出血部位,须严格禁止进食饮水。若口腔残留血液应协助侧头吐出,不可吞咽。医务人员到达后可能根据情况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3、局部冷敷
用冰袋敷于上腹部可促进血管收缩,但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每15分钟间隔5分钟,持续至专业人员接手。此法仅适用于明确胃部出血且无休克表现者。
4、药物止血
急救人员常使用注射用血凝酶、注射用生长抑素等药物控制出血。口服凝血酶冻干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须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5、紧急就医
所有疑似胃出血均需立即送医,途中保持静脉通路开放。内镜检查是明确出血源的金标准,必要时可行内镜下止血术或血管介入治疗。延迟就医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急性胃出血患者稳定后需流质饮食逐渐过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应规律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并定期复查胃镜。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黑便或呕血需立即返院。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应评估用药方案,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规范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