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扪及颈部淋巴结可能与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淋巴瘤、转移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颈部淋巴结肿大通常由局部或全身性因素引起,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感染性疾病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局部感染可导致同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质地柔软、活动度好的肿大淋巴结,常伴有红肿热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全身多组淋巴结肿大,EB病毒检测阳性有助于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支持为主。
2.结核病
淋巴结结核多表现为慢性无痛性肿大,常见于颈后三角区,初期淋巴结质地中等、活动尚可,后期可形成冷脓肿或窦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淋巴结穿刺见干酪样坏死有助于诊断。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需要6-9个月。患者需注意隔离措施,避免传染他人。
3.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可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质地韧如橡胶,可融合成团。常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确诊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包括化疗方案如ABVD方案、放疗及靶向治疗。淋巴瘤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监测治疗效果。
4.转移性肿瘤
头颈部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甲状腺癌、口腔癌等可通过淋巴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多质地坚硬、固定、边界不清,可呈进行性增大。原发灶不明时需行全面检查,治疗需根据原发肿瘤性质制定手术、放疗或化疗方案。对于甲状腺癌转移,可能需行放射性碘治疗。
5.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可导致全身多组淋巴结轻度肿大,常伴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如皮疹、关节痛、口干眼干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自身抗体阳性,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活动。患者需避免日晒,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应尽早就医检查,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超声、CT或淋巴结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恶性肿瘤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定期随访监测淋巴结变化情况,如有新发肿大或原有淋巴结快速增大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