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由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超重或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通过低热量饮食和规律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比例。长期熬夜或精神紧张可能加重高雄激素血症,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并进行心理疏导。
2、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肠溶片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能调节月经周期并降低雄激素。伴有痤疮或多毛症状者可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片对抗雄激素作用。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观察效果,用药期间须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糖变化。
3、促排卵治疗
氯米芬胶囊作为一线促排卵药物,适用于有生育需求且输卵管通畅者。来曲唑片可作为替代方案,治疗期间需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促排卵可能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腹胀、尿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4、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适用于药物抵抗型患者,通过电灼破坏部分卵巢组织降低雄激素分泌。术后半年内自然妊娠概率较高,但可能存在卵巢功能减退风险。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因并发症较多已较少应用。
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至关重要,每日记录基础体温和月经周期,每3-6个月复查性激素六项和糖耐量试验。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藜麦,避免反式脂肪酸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配合腹式呼吸训练缓解压力。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持续性腹痛应及时复诊评估子宫内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