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可以筛查肾动脉狭窄,但准确性有限,通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综合判断。肾动脉狭窄筛查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等方法。
1、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性检查手段,通过测量肾动脉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间接评估狭窄程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适合初步筛查,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肥胖或肠气干扰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减少胃肠气体干扰。
2、CT血管成像
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肾动脉三维结构,对狭窄部位和程度判断较准确,可检测血管钙化情况。需注射碘对比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对比剂排泄。
3、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电离辐射和碘对比剂,利用血流信号直接成像,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但对钙化灶显示不佳,体内金属植入物患者禁用。检查时间较长,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难以耐受。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金标准,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但属于有创检查需动脉穿刺。可能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对比剂肾病等并发症。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加压包扎并监测生命体征。
5、放射性核素肾图
放射性核素肾图通过评估分肾功能间接反映肾动脉狭窄,对双侧病变敏感性较高。需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孕妇禁用。检查前需充分水化,检查后建议多饮水加速核素排泄。
筛查发现肾动脉狭窄后应根据狭窄程度制定干预方案,轻度狭窄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进展,中重度狭窄需进一步评估血运重建指征。日常需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害肾功能的药物。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严格控糖调脂,吸烟者应戒烟。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