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脑疝、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癫痫持续状态等。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1、脑疝
脑疝是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组织移位的结果,可能与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紊乱等症状。需紧急降低颅内压,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或呋塞米注射液,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2、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导致排痰困难易引发肺部感染,可能与吞咽功能障碍、误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痰液黏稠、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护理需定期翻身拍背,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稀释痰液,严重时联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抗感染。
3、应激性溃疡
脑损伤后交感神经兴奋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屏障受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血红蛋白下降等症状。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出血时需禁食并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
4、深静脉血栓
肢体活动受限导致血流淤滞形成血栓,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皮温升高、D-二聚体升高等症状。护理应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
5、癫痫持续状态
脑出血灶刺激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可引起持续抽搐,可能与血肿压迫、脑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意识丧失、舌咬伤等症状。紧急处理需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后续维持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
脑出血患者护理需注意维持床头抬高30度以降低颅内压,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鼻饲饮食选择高蛋白匀浆膳保证营养。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配合针灸改善肌张力。家属需学习识别瞳孔变化、呕吐等危险信号,避免情绪刺激诱发血压波动。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血肿吸收情况,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