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的感冒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乏力等,但婴幼儿、儿童、成人及老年人的表现存在差异。
1、婴幼儿
婴幼儿感冒常见鼻塞、呼吸急促、烦躁哭闹,可能伴随拒奶或呕吐。由于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5摄氏度以上,部分患儿可能因鼻塞导致喂养困难。家长需注意观察有无呼吸费力、嘴唇发绀等缺氧表现,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抽搐,应立即就医。
2、儿童
儿童感冒多表现为咽喉红肿、咳嗽加重,常伴头痛或肌肉酸痛。学龄期儿童可能出现腹痛等非典型症状,体温多在37.8-39摄氏度波动。部分患儿会并发中耳炎,表现为揪耳朵或耳痛。家长需关注咳嗽是否影响睡眠,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肌损伤。反复发作的感冒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混淆。
3、成人
成人感冒以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为主,通常伴随全身乏力但发热较少。常见鼻后滴漏引起的刺激性干咳,病程后期可能出现黄绿色脓涕。吸烟人群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易继发细菌性鼻窦炎。建议避免过度使用减充血剂,防止药物性鼻炎。持续两周未愈的咳嗽需排查哮喘或胃食管反流。
4、老年人
老年人感冒可能仅表现为食欲下降或精神萎靡,发热反应较弱但易出现并发症。基础疾病患者常见血氧饱和度下降,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高龄老人需警惕隐性肺炎,即使无咳嗽也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护理时应加强营养支持,监测血压血糖波动,避免脱水导致血栓风险。
5、特殊人群
孕妇感冒需区分妊娠期生理性鼻塞,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药物。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反复高热伴寒战,需早期进行病原学检测。糖尿病患者感冒期间应加强血糖监测,警惕酮症酸中毒。化疗后患者若出现感冒症状,须立即评估粒细胞水平预防重症感染。
所有年龄段感冒患者均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室温维持在20-24摄氏度。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婴幼儿可用生理盐水滴鼻缓解鼻塞,老年人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胸痛、意识模糊等表现,须及时至呼吸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