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住院治疗,但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住院。流感病毒感染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
轻中度流感患者通常可在门诊接受治疗。患者体温多波动在38-39℃,伴随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此时医生可能开具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等对症治疗。居家护理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
当患者出现持续3天以上40℃高热、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需住院治疗。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住院期间除静脉使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外,还需警惕心肌酶谱异常等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出现抽搐、拒食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家长应立即送医。
流感季节建议高危人群提前接种疫苗,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黄金期。居家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并每日开窗通风,接触分泌物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洗手。若服药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胸痛、意识模糊等表现,须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