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可通过关节弹响、关节交锁、局部压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等方法自测。半月板损伤通常由运动损伤、退行性改变、外力撞击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关节弹响
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出现清脆弹响是半月板损伤的典型表现,多发生在蹲起或上下楼梯时。弹响可能伴随疼痛,声音来自撕裂的半月板与关节面摩擦。出现持续性弹响需警惕半月板撕裂,可通过麦氏试验进一步验证,即仰卧位屈膝旋转小腿时观察是否诱发弹响。
2、关节交锁
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伸直称为交锁现象,常见于桶柄状撕裂的半月板碎片卡在关节间隙。患者常需轻微晃动或按摩才能解锁,严重时需手法复位。日常行走时反复出现交锁提示半月板损伤可能,需通过磁共振成像明确撕裂类型。
3、局部压痛
按压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出现固定压痛点是自测的重要依据。内侧半月板损伤时压痛多位于胫骨平台上缘,外侧损伤则在外侧关节线。单腿下蹲试验可加重压痛,即患肢单腿缓慢下蹲至90度时疼痛加剧。
4、活动受限
半月板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屈伸幅度减小,尤其完全下蹲困难。急性期因关节积液和疼痛导致被动活动受限,慢性期可能因半月板碎片阻碍机械性卡压。可通过对比健侧关节活动度判断,若主动屈膝角度相差超过15度需引起重视。
5、关节肿胀
损伤后24小时内出现关节肿胀多提示半月板撕裂伴关节积血,慢性期反复肿胀可能与半月板不稳定有关。肿胀程度与活动量正相关,休息后缓解。可通过髌骨浮髌试验初步判断积液量,即按压髌骨出现漂浮感提示中等量以上积液。
自测发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护膝保护关节,减少爬楼梯和深蹲动作。急性期可冰敷缓解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维持肌力,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最终确诊需结合医生体格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结果,严重损伤可能需关节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