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杵状指和贫血。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导致的慢性疾病,除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外,长期炎症反应和感染可能引发全身性表现。
1、发热
支气管扩张患者因反复肺部感染易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感染性发热多由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引起,伴随寒战、盗汗。需通过血常规、痰培养明确病原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或头孢呋辛酯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2、乏力
慢性缺氧和炎症因子释放会导致持续疲倦感,活动后气促加重。患者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肌肉组织能量代谢受阻。建议进行肺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必要时可静脉滴注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营养状态。
3、体重下降
长期消耗性病变使患者1-3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进食,蛋白质从痰液大量丢失。需增加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配合肠内营养粉剂,严重者需检测前白蛋白指标。
4、杵状指
手指末端增生膨大呈鼓槌状,因慢性缺氧导致软组织纤维增生。通常发展需6-12个月,伴随甲床角度大于180度。该症状不可逆,但控制原发病后可延缓进展,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5、贫血
慢性炎症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实验室检查可见正细胞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升高但铁利用率下降。可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同时治疗基础疾病改善贫血。
支气管扩张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稀释痰液,进行呼吸操训练增强膈肌力量。冬季注意补充维生素D预防感染,每3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病变范围。若出现咯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急诊处理,避免大咯血窒息风险。饮食采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原则,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