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7/08 15:02
发布于 2025/07/08 15:02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可通过头高脚低位、药物治疗、脱水治疗、手术减压、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颅内压增高可能与脑水肿、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等因素有关。
将床头抬高15-30度有助于促进脑静脉回流,减少脑血容量。此方法适用于轻度颅内压增高患者,需配合持续生命体征监测。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受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家属需协助调整体位,观察意识状态变化。
甘露醇注射液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快速降低颅内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需长期脱水治疗者。呋塞米注射液可协同增强脱水效果。使用需严格监测电解质平衡,警惕肾功能损害。所有药物均须在神经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控制液体入量在1500-2000ml/日,维持血浆渗透压在300-320mOsm/L。联合使用高渗盐水和利尿剂时,需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治疗期间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过度导致的低血压或血栓形成风险。
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的顽固性颅内压增高,脑室穿刺引流术可缓解脑积水所致压力升高。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耐受性,术后加强颅内压监测和切口护理。高龄患者需权衡手术风险与获益。
针对脑肿瘤患者可采用立体定向活检或切除术,颅内感染需足疗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行钻孔引流术。病因解除后仍需持续监测颅内压变化。
老年颅内压增高患者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流质,控制每日饮水量。康复期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头痛加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征兆时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TIA与糖尿病有什么关联
下一篇 : 剖腹产后手腕疼是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