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指甲旁边的肉肿了还流脓水可能是甲沟炎的表现,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甲沟炎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外伤刺激、嵌甲、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甲沟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和化脓。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日常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挤压。
2、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可能引发慢性甲沟炎,表现为甲周皮肤增厚、脱屑伴脓性分泌物。可选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真菌性甲沟炎。
3、外伤刺激
剪指甲过深、倒刺撕扯等机械损伤会破坏甲周皮肤屏障,引发继发感染。初期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敷鱼石脂软膏,形成脓肿后需由医生切开引流。修甲时应保留1-2毫米甲缘,勿将指甲剪成弧形。
4、嵌甲
指甲边缘嵌入甲周软组织会导致反复炎症,常见于拇趾。轻度嵌甲可垫棉花分离指甲与甲襞,重度需行甲缘部分切除术。术后需定期换药,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5、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易发生严重甲沟炎。除抗感染治疗外,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配合红光照射理疗促进愈合,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化学刺激物。
发生甲沟炎后应避免自行挑破脓肿,每日用温水浸泡患指10-15分钟后外涂药物。选择前端宽松的鞋子减轻趾甲压力,摄取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促进皮肤修复。若出现发热、淋巴管炎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防止发生骨髓炎等并发症。恢复期间保持手部清洁,接触食物前彻底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