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胆管炎、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管狭窄和胆管癌。胆管结石可能因结石阻塞胆管或继发感染引发上述并发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干预。
1、胆管炎
胆管结石阻塞胆管后易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急性胆管炎。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和右上腹剧痛,严重时可进展为感染性休克。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必要时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引流。
2、胰腺炎
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可能阻塞胰管开口,诱发急性胰腺炎。典型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重症需血浆置换治疗。
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长期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可能引起肝内胆管扩张和肝纤维化。患者逐渐出现皮肤瘙痒、肝掌和腹水等门脉高压表现。需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缓解梗阻,晚期可能需肝移植。
4、胆管狭窄
结石反复刺激或炎症修复过程可造成胆管壁纤维化狭窄。表现为间歇性黄疸和胆管炎反复发作。可通过球囊扩张或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复杂病例需行肝管空肠吻合术。
5、胆管癌
胆管结石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诱发胆管黏膜恶变。早期症状隐匿,晚期出现进行性黄疸和消瘦。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
胆管结石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胆绞痛。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出现发热、黄疸或腹痛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并每3-6个月随访肝功能指标。日常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和皮肤巩膜黄染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