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嵌顿通常表现为腹股沟或腹部肿块无法回纳、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等症状。疝气嵌顿是疝内容物因卡压导致血运障碍的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1、肿块无法回纳
疝气嵌顿最典型表现为疝囊内肠管或网膜等组织被疝环卡压,导致肿块无法用手推回腹腔。患者平卧时肿块仍突出,触摸质地变硬,伴随明显压痛。这种情况需警惕肠管缺血坏死风险,应立即禁食并急诊手术解除嵌顿。
2、剧烈疼痛
嵌顿疝可引起突发性绞痛或持续性胀痛,疼痛常向会阴部或腰部放射。疼痛程度与嵌顿组织缺血相关,若出现阵发性加剧可能提示肠梗阻。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暂时缓解疼痛,但根本治疗需手术修复疝环。
3、恶心呕吐
约半数患者因肠管嵌顿出现反射性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呕出粪臭味液体。伴随肠鸣音亢进或消失,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胃肠动力药可暂时改善症状,但无法替代手术治疗。
4、腹胀便秘
嵌顿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时,会出现进行性腹胀和排便排气停止。腹部叩诊呈鼓音,X线可见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通便药物仅适用于不完全梗阻,完全性梗阻需禁食并胃肠减压。
5、局部红肿发热
晚期嵌顿疝可能出现疝囊表面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提示嵌顿组织缺血坏死或继发蜂窝织炎。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超声显示疝囊内液性暗区。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可控制感染,但必须联合手术清创。
疝气嵌顿患者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避免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恢复期应选择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如鱼肉、蒸蛋等,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三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疝环愈合情况,必要时使用疝气带辅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