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两侧有白色的东西可能是扁桃体隐窝分泌物、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结石、口腔念珠菌感染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抗感染治疗、手术清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扁桃体隐窝分泌物
扁桃体表面存在隐窝结构,日常脱落的黏膜细胞和食物残渣可能形成白色干酪样物质堆积。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通常无疼痛或发热症状。可通过淡盐水漱口或棉签轻柔清理,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分泌物积聚。若伴随咽部异物感,可短期使用西吡氯铵含片辅助缓解。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覆盖黄白色脓性渗出物,常伴高热、吞咽痛等症状。发病与免疫力下降有关,需进行咽拭子检查确认病原体。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反复发作者需评估是否需扁桃体切除术。
3、扁桃体结石
长期慢性炎症导致钙盐沉积在扁桃体隐窝,形成硬质白色颗粒,可能引发口臭或异物感。较小结石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清除,较大结石需耳鼻喉科医生用专用器械取出。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降低复发概率,严重病例可能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手术。
4、口腔念珠菌感染
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易发,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伪膜样斑块,刮除后可见充血基底。确诊需真菌镜检,治疗常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或氟康唑胶囊。婴幼儿鹅口疮需家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哺乳期母亲乳头需同步抗真菌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特征为扁桃体白色渗出物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异常增高。治疗以对症为主,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重症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病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恢复期需2-4周。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白色物质持续不消退、伴随发热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或感染科。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进食量和精神状态,避免强行清除分泌物导致黏膜损伤。治疗期间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