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阴道炎治疗需遵循个体化用药、局部抗感染、修复黏膜屏障三大原则。老年性阴道炎多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黏膜萎缩、抵抗力降低引发感染,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时需针对病因与症状综合干预。
1、个体化用药
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或混合感染。细菌性感染可选用甲硝唑阴道栓、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乳膏;真菌感染常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合并严重萎缩时,需在医生评估后短期小剂量补充雌三醇乳膏。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
2、局部抗感染
优先采用阴道局部给药方式,直接作用于病灶且全身副作用小。使用栓剂或乳膏前需清洁外阴,给药深度约一指节,宜睡前使用以延长药物停留时间。急性期可配合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坐浴,缓解瘙痒红肿。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交叉感染或机械刺激加重黏膜损伤。
3、修复黏膜屏障
同步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微环境,促进有益菌定植。日常可涂抹维生素E软胶囊内容物或医用凡士林滋润外阴,减少摩擦性损伤。增加大豆制品、深海鱼类等食物摄入,补充植物雌激素与必需脂肪酸。严重黏膜萎缩者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刺激胶原再生。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需穿着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冲洗阴道。每日清洗外阴后保持干燥,瘙痒时勿抓挠以防继发感染。建议每半年进行妇科检查,监测激素水平与黏膜恢复情况。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感染复发风险。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支撑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