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突然尿失禁可能与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尿失禁通常表现为不自主漏尿、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神经系统病变
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损伤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导致膀胱过度活动或排尿反射异常。这类患者常伴有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神经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配合盆底肌训练改善症状。
2、泌尿系统疾病
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病变可能引发急迫性或充溢性尿失禁。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女性反复尿路感染易引起膀胱过度敏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超声等检查,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严重前列腺增生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3、药物副作用
利尿剂、镇静剂等药物可能干扰膀胱功能或增加尿量,诱发暂时性尿失禁。服用呋塞米片、地西泮片等药物后出现漏尿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同时需记录排尿日记,评估药物与症状的关联性,避免自行停药。
老年尿失禁患者应控制晚间饮水量,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选择易穿脱的衣物,必要时使用成人纸尿裤。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刺激。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肥胖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饮食避免咖啡、酒精等利尿物质,增加膳食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情况,陪同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