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主要有胆石症、酗酒、高脂血症、胰管梗阻、药物因素等。该病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部剧痛,常向背部放射,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干预。
1、胆石症
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半数病例。胆囊或胆总管结石可能堵塞胰管开口,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酶在胰腺内异常激活引发自我消化。患者多有右上腹绞痛、黄疸等胆道疾病史。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者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或外科手术解除梗阻。
2、酗酒
长期过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促使胰蛋白酶原提前激活,同时增加胰液黏稠度导致胰管堵塞。酒精性胰腺炎患者多有5年以上每日超过80克酒精的摄入史,部分伴有肝功能异常。治疗需绝对戒酒,配合肠外营养支持,可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抑制胰酶活性。
3、高脂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3毫摩尔每升时,脂质微粒可能堵塞胰腺微血管并激活炎症反应。此类患者常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或妊娠期妇女。急性期需血浆置换快速降脂,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恢复期服用非诺贝特胶囊调节血脂。
4、胰管梗阻
胰管先天性畸形、肿瘤压迫或外伤后狭窄均可导致胰液引流障碍。这类患者可能反复发作胰腺炎,影像学检查可见胰管扩张。治疗需解除原发病因,内镜下放置胰管支架或行胰管空肠吻合术,急性发作时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减少胰液分泌。
5、药物因素
硫唑嘌呤、呋塞米、雌激素等药物可能通过直接毒性或代谢异常诱发胰腺炎。患者通常在用药后1-2周出现症状,停药后多可缓解。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补充大量液体促进药物排泄,必要时使用甲磺酸加贝酯抑制胰酶活性。
急性胰腺炎患者恢复期应保持低脂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摄入,每日分5-6次进食少量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建议定期监测血脂血糖,胆石症患者需择期处理胆囊病变。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重症胰腺炎可能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等高级生命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