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急性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咳祛痰、氧疗、补液支持、卧床休息等方式治疗。急性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可抑制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病原体。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变化,避免饮酒或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皮疹或腹泻需及时复诊。
2、止咳祛痰
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溶解黏痰,缓解咳嗽胸闷。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配合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痰液黏稠者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
3、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5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采用控制性氧疗。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气分析,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家庭氧疗每日不少于15小时。
4、补液支持
发热期间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尿量每小时30毫升以上。进食困难者可短期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电解质紊乱者需补充氯化钾缓释片,同时监测血钠、血钾水平。
5、卧床休息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病房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体温正常3天后可尝试床边活动。
治疗期间需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如瘦肉粥、蒸蛋羹等,每日分5-6餐少量多餐。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出院后1个月内避免吸烟及接触冷空气,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病灶吸收情况。出现呼吸急促、咯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