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肝掌等典型症状,其中呕血、意识障碍、腹水快速增长属于需紧急就医的严重表现。肝硬化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属于慢性进行性肝病终末阶段,需通过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1、腹水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症状,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可能与门静脉高压导致液体渗入腹腔有关。轻度腹水可通过限盐、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缓解,中重度腹水需行腹腔穿刺引流。患者日常需监测体重变化,避免高钠饮食。
2、黄疸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因肝细胞坏死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轻症可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严重者需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需观察大便颜色,陶土样便提示胆道梗阻可能。
3、肝掌
肝掌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片状红斑,与雌激素代谢异常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相关。此为肝硬化特征性表现但无特异性,需结合蜘蛛痣等体征判断。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重点应控制原发病进展。
4、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导致呕血、黑便,是肝硬化致死性并发症之一。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止血,必要时行内镜下套扎术。患者应避免粗糙食物,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风险。
5、肝性脑病
表现为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甚至昏迷,与血氨升高影响脑功能有关。需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肠源性毒素。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变化,警惕嗜睡等前期症状。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日保证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摄入。建议选择慢走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氨、凝血功能等指标。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晚期患者可考虑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