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病毒可能传染宠物,但概率较低。禽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禽类,哺乳动物感染多为接触病禽或污染环境所致,常见于猫、狗等与禽类密切接触的宠物。
禽流感病毒传播给宠物通常需要直接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被污染的环境。猫可能通过捕食病鸟感染,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狗感染概率更低,但若接触病禽粪便或生肉仍存在风险。宠物感染后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宠物会将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类,但仍建议避免宠物接触野鸟或生禽肉。
极少数情况下,某些禽流感病毒株可能通过变异获得跨物种传播能力。例如H5N1曾在猫群中爆发性传播,H7N2也在猫舍中发生过群体感染。这类情况多与病毒基因重组或宿主免疫缺陷有关,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若宠物出现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状且近期接触过病禽,应及时隔离并联系兽医。
饲养禽类或经常外出的宠物需定期清洁爪部与毛发,避免接触野鸟粪便。家中出现病禽时应将宠物隔离观察两周,其食盆、玩具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若所在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建议暂时限制宠物户外活动,并避免喂食生禽肉或未灭菌的禽类制品。发现宠物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兽医可能采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