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主要由直接接触传播引起,常见原因有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皮肤黏膜破损接触病毒污染物等。单纯疱疹病毒2型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感染后常潜伏于骶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可复发。
1、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生殖器分泌物中,通过性行为时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初次感染后可能出现生殖器区域疼痛性水疱、溃疡等症状。建议使用安全套降低传播风险,确诊后应避免性接触直至症状完全消退。
2、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分娩时经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孕期原发性感染传播概率较高,可能导致新生儿疱疹、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妊娠期发现感染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分娩时根据情况选择剖宫产。新生儿感染需立即使用注射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
3、皮肤破损接触
皮肤黏膜存在微小破损时接触感染者分泌物或污染物可能造成传播。共用毛巾、浴具等物品存在间接传播风险。感染后局部可能出现瘙痒、灼热感等前驱症状,继而发展为群集性小水疱。保持皮肤完整性和个人用品专人专用有助于预防。
4、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易导致病毒激活复发。临床表现为生殖器或肛周反复出现溃疡性皮损,可能伴发排尿困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使用盐酸伐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可减少复发。
5、无症状排毒
感染者无症状期仍可能通过体液排出病毒。研究显示病毒排放可能发生在无明显皮损时期,这增加了防控难度。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发现潜在感染者,性伴侣双方共同筛查治疗可阻断传播链。
预防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需注意安全性行为,避免与发作期患者密切接触。感染者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发作期可外用喷昔洛韦乳膏缓解症状,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日常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力,减少复发频率。出现生殖器溃疡、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