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睾丸炎后出现硬块可能与炎症后纤维化、慢性附睾炎、肉芽肿性睾丸炎或睾丸结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硬块通常由炎症反复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引起,表现为质地较硬的结节或肿块。
1.炎症后纤维化
急性睾丸炎未彻底治愈可能遗留纤维化硬结,触诊可发现睾丸局部质地变硬但无压痛。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避免局部受压或剧烈运动。若伴随隐痛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
2.慢性附睾炎
附睾尾部常见条索状硬块,可能与细菌持续感染有关,常伴随阴囊坠胀感。需进行尿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治疗2-4周。顽固性病例可配合微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3.肉芽肿性睾丸炎
自体免疫反应导致的肉芽肿病变形成坚硬结节,超声显示不均质回声团块。确诊需穿刺活检,轻症可用泼尼松龙片控制免疫反应,严重者需行睾丸部分切除术保留正常组织。
4.睾丸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形成冷脓肿后钙化,硬块呈不规则形态且可能伴输精管串珠样改变。需联合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抗结核治疗6-9个月,合并脓肿时需手术清除病灶。
5.肿瘤性病变
极少数情况下硬块可能为睾丸肿瘤,表现为进行性增大且无触痛。超声检查显示血流丰富占位,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升高。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或放化疗。
日常应避免久坐、骑行等会阴部压迫行为,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阴囊通风干燥。急性期可冰敷缓解肿胀,慢性期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阴囊超声,若硬块短期内增大、出现疼痛或皮肤破溃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炎症完全消退,配偶需同步检查排除泌尿生殖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