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可通过保暖防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均衡饮食、物理治疗、药物干预、关节保护等7种方式护理。关节炎通常与关节退变、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1、保暖防寒
寒冷刺激可能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加重炎症反应。日常需避免关节直接受凉,秋冬季节佩戴护膝、护腕等保暖用具,夏季避免空调冷风直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尤其需注意手足关节保暖,可每日用40℃温水浸泡关节15分钟改善血液循环。
2、适度运动
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强肌肉力量而不加重关节负担。建议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水中运动,水的浮力可减少关节压力。骨关节炎患者应避免爬楼梯、深蹲等负重活动,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拉伸。
3、控制体重
体重超标会使膝关节承受压力增加,BMI每升高1单位,膝关节炎风险上升30%。建议通过低升糖指数饮食结合有氧运动减重,目标使BMI维持在24以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需同时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4、均衡饮食
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含硫化合物的西蓝花等食物,有助于抑制炎症介质产生。适量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可改善骨质疏松相关性关节病变。避免过量摄入红肉、精制糖等促炎食物。
5、物理治疗
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僵硬症状。急性发作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慢性期改用热敷松弛肌肉。中医艾灸特定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等也有辅助疗效。
6、药物干预
急性疼痛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长期服用有助于软骨修复。痛风患者需规律服用别嘌醇片控制血尿酸水平,切忌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7、关节保护
使用手杖、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分散关节负荷,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骨关节炎患者坐立时保持膝关节90度屈曲,睡眠时在膝下垫软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定期进行关节功能训练防止畸形。
关节炎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每日记录关节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烹饪时优先选择蒸煮等少油方式,适量食用樱桃、菠萝等含天然抗炎成分的水果。保持乐观心态,参加病友交流活动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出现关节明显肿胀变形或持续夜间痛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