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骨质疏松 检查骨质疏松的2方法揭晓
发布于 2025/07/08 20:12
发布于 2025/07/08 20:12
骨质疏松可通过骨密度检测、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诊断。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骨骼脆性增加,早期可能无典型症状,需通过专业检查确诊。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通过测量腰椎、股骨颈等部位的骨矿物质含量评估骨量。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三维评估骨小梁结构,适用于早期骨质疏松筛查。超声骨密度检测常用于跟骨或桡骨远端筛查,具有无辐射、便携等优势,但准确性略低于X线检测。骨密度T值≤-2.5可确诊骨质疏松,T值在-1.0至-2.5之间提示骨量减少。
血钙、血磷检测可反映骨代谢基础状态,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转换标志物如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等能动态评估骨吸收与形成活性。维生素D检测对判断营养性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ng/ml提示不足。部分患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等检查以排除内分泌疾病导致的骨质疏松。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日常保持适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等。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绝经后女性及高龄男性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
上一篇 : 早上睡醒后眼睛疼模糊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口腔粘膜黑色素沉着如何祛除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