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7/08 20:53

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是指大脑神经活动中兴奋性与抑制性信号传递失衡的状态,可能由神经递质异常、脑损伤或精神疾病等因素引起。

正常情况下,大脑通过谷氨酸等兴奋性神经递质与γ-氨基丁酸等抑制性递质的协同作用维持功能平衡。当兴奋性信号过强或抑制性信号不足时,可能出现思维奔逸、焦虑失眠等过度兴奋表现;反之则可能导致反应迟钝、抑郁嗜睡等抑制状态。这种紊乱常见于双相情感障碍、癫痫发作期或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可能伴随情绪波动、认知功能障碍或肢体震颤等症状。部分人群因长期压力或睡眠剥夺会出现短暂性功能失调,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不稳定。

针对脑内兴奋抑制平衡紊乱,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并控制咖啡因摄入,必要时需进行脑电图等专业检查。存在持续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通过神经调控治疗或药物干预恢复平衡,如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喹硫平片等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日常可尝试正念冥想等放松训练,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