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旁边有个白点可能与结膜结石、睑裂斑、角膜白斑、翼状胬肉、结膜囊肿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及检查判断。该症状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紫外线暴露、外伤或先天发育异常等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结膜结石
结膜结石是结膜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黄白色颗粒,多因慢性结膜炎或长期异物刺激导致。患者常伴随眼部异物感、充血等症状。确诊后可由医生在表面麻醉下剔除结石,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预防感染,配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缓解炎症。
2、睑裂斑
睑裂斑是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结膜变性病变,表现为靠近角膜缘的三角形灰白色隆起。通常无须治疗,若出现红肿时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严重增生影响外观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需避免强光刺激并使用环孢素滴眼液预防复发。
3、角膜白斑
角膜白斑多由角膜炎、外伤或化学烧伤后遗留的瘢痕,导致角膜基质层混浊。可能伴随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等症状。早期可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促进修复,陈旧性白斑需行角膜移植术,术后需长期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预防排斥反应。
4、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为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生长的楔形病变,初期呈灰白色薄膜状。可能与风沙刺激或紫外线暴露有关。较小胬肉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抑制增生,若侵入角膜2毫米以上需手术切除,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可降低复发率。
5、结膜囊肿
结膜囊肿是结膜上皮包裹形成的透明囊泡,多因外伤或炎症后腺体堵塞所致。囊肿较小时可观察,增大引起不适时需手术完整切除,避免破裂导致复发。术后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预防感染,合并干眼症状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修复上皮。
日常需注意眼部防晒,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出现眼红、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术后严格遵医嘱用药并避免揉眼。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蓝莓等食物,保持用眼卫生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