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主要有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反复中耳炎、腺样体面容等。腺样体肥大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阻塞后鼻孔或咽鼓管咽口。
1、鼻塞
腺样体肥大会导致后鼻孔堵塞,引起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患儿常因鼻腔通气不畅而出现夜间憋醒、睡眠不安。长期鼻塞可能影响嗅觉功能,导致食欲下降。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揉鼻或使用口呼吸,这种情况可能与过敏性鼻炎合并存在,需通过鼻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2、张口呼吸
由于鼻腔通气受阻,患儿会代偿性通过口腔呼吸。长期张口呼吸易导致咽喉干燥、晨起口渴,可能引发慢性咽炎。家长可发现孩子白天注意力不集中,与夜间缺氧有关。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胸廓发育异常,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评估缺氧程度。
3、睡眠打鼾
肥大的腺样体使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振动软腭产生鼾声。打鼾声可能伴随呼吸暂停,造成睡眠片段化。部分患儿会出现夜间多汗、尿床等表现。家长需记录打鼾频率和持续时间,若每周超过3晚且伴有呼吸暂停,需考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反复中耳炎
腺样体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通气引流,易诱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能主诉耳闷、听力下降,婴幼儿表现为抓耳、烦躁。长期积液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影响语言发育。家长发现孩子对呼唤反应迟钝时,应进行声导抗测试和纯音测听检查。
5、腺样体面容
长期口呼吸可能造成颌面骨发育异常,表现为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列不齐等特征。这种改变在7岁后可能不可逆,早期干预。家长需关注孩子是否存在牙齿咬合问题,必要时联合口腔正畸科进行矫治。同时需排除其他导致张口呼吸的疾病如鼻息肉等。
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睡眠时可采用侧卧位减轻打鼾,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听力下降、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需考虑手术切除。术后仍需监测有无复发迹象,并继续管理过敏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