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可能与牙菌斑堆积、牙周炎、维生素缺乏、外伤、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外伤处理、血糖控制等方式改善。
1、牙菌斑堆积
长期口腔清洁不足会导致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表现为刷牙时出血和轻微牙齿晃动。需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邻面菌斑,必要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定期进行超声波洁治可清除顽固牙结石。
2、牙周炎
中重度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明显松动伴自发性出血。可能与厌氧菌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常伴随口臭和牙龈萎缩。需进行龈下刮治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严重者需采用引导性骨再生术治疗。
3、维生素缺乏
长期维生素C摄入不足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导致牙龈脆弱出血,牙齿因结缔组织支持力下降出现轻微松动。可通过增加鲜枣、猕猴桃等食物摄入补充,必要时服用维生素C片,但需避免长期大剂量补充诱发泌尿系结石。
4、外伤
牙齿受到撞击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或牙根折断,表现为局部牙齿异常松动和龈缘撕裂性出血。需及时拍摄牙片明确损伤程度,轻度松动可通过牙弓夹板固定,严重根折需拔除患牙后义齿修复。
5、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发生牙周组织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牙龈广泛充血和牙齿渐进性松动。与糖基化终产物堆积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常伴口腔干燥症状。应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进行牙周治疗,可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辅助控制感染。
建议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刺激,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牙。出现持续出血或牙齿移位超过1毫米时需立即就诊,妊娠期女性更应注意钙质和维生素补充。日常可咀嚼含有茶多酚的无糖口香糖帮助清洁牙面,但不可替代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