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中毒可通过减少摄入、促进排泄、对症治疗等方式缓解。维生素D中毒通常由长期过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误服高剂量维生素D、疾病导致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减少摄入
立即停用所有维生素D补充剂及含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避免食用维生素D强化食品如某些乳制品、谷物等。短期内限制高钙食物摄入,如奶酪、虾皮、芝麻酱等。家长需检查儿童日常补充剂剂量是否超过推荐值,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2、促进排泄
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3000毫升,帮助加速肾脏排泄过量维生素D。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对于重度中毒患者,医生可能建议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联合利尿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3、对症治疗
针对高钙血症可使用降钙素注射液、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等抑制骨吸收药物。出现肾功能损害时需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若发生心律失常,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地尔硫卓片或普萘洛尔片控制症状。所有药物治疗均须严格在医生监督下进行。
发生维生素D中毒后应定期复查血钙、尿钙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期避免日晒过度。日常补充维生素D时须严格遵循医嘱剂量,成人每日不超过4000IU,儿童不超过1000-2000IU。选择普通维生素D滴剂比活性维生素D制剂更安全,服用期间每3个月监测一次血钙水平。出现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