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措施主要有避孕套、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输卵管结扎等。选择适合的避孕方式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生育计划及医生建议。
1、避孕套
避孕套通过物理阻隔精液进入阴道实现避孕,同时能降低性传播疾病感染风险。使用前需检查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全程正确佩戴可达到较高避孕效果。对乳胶过敏者可选择聚氨酯材质产品,但需注意滑脱或破裂可能导致避孕失败。
2、短效避孕药
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排卵,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常见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适合月经规律且无血栓病史的女性。用药初期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吸烟者及35岁以上女性慎用。
3、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分为含铜型和激素型,由医生置入子宫腔内干扰受精卵着床。含铜节育器如TCu380A避孕效果可持续10年,可能加重经期不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减少月经量,适合子宫腺肌症患者,需警惕移位或穿孔风险。
4、皮下埋植剂
皮下埋植剂如依托孕烯植入剂通过缓慢释放孕激素抑制排卵,有效期3-5年。在上臂内侧植入后无需日常管理,但可能导致不规则出血或头痛。体重超过70公斤者避孕效果可能下降,取出后生育能力可快速恢复。
5、输卵管结扎
输卵管结扎属永久性避孕措施,通过腹腔镜手术阻断卵子运输通道。适合无生育需求的夫妇,术后需避孕3个月直至造影确认效果。虽可逆但再通手术成功率有限,需充分评估后再行决定,术后可能出现盆腔粘连等并发症。
不同避孕方式各具特点,避孕套适合临时需求且能防病,激素类方法需排除用药禁忌,长效措施适合已育人群。建议咨询妇科医生进行个性化选择,使用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持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影响内分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