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肾及输尿管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主要检查方式有泌尿系统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尿路成像、磁共振尿路成像、膀胱镜检查等。
1、泌尿系统超声
泌尿系统超声是筛查重复肾及输尿管的首选无创检查,可显示肾脏形态、集合系统分离情况及输尿管走行。超声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重复肾盂、输尿管扩张或异位开口,但对输尿管全程显示可能受限。检查前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儿童可能需要镇静配合。
2、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尿路显影,能清晰显示重复肾的双套集合系统及输尿管走行。该检查可明确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评估分肾功能,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检查前需进行碘过敏试验,并做好肠道准备以减少伪影干扰。
3、CT尿路成像
CT尿路成像能三维重建泌尿系统结构,对重复肾的解剖变异、输尿管走行异常及并发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薄层扫描可发现微小结石或肿瘤,增强扫描能评估肾实质功能。检查需注射碘造影剂,辐射剂量高于超声,儿童及孕妇应谨慎选择。
4、磁共振尿路成像
磁共振尿路成像无需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重复肾的解剖细节,特别适合儿童、孕妇及肾功能不全患者。该检查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定位准确率高,可同时评估周围软组织情况。但检查时间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忌,检查前需去除所有金属物品。
5、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输尿管开口位置及数量,明确是否存在输尿管囊肿或异位开口。检查时可能发现重复输尿管的开口位于膀胱颈或尿道等异常位置,同时可进行逆行造影辅助诊断。属于有创操作,需局部或全身麻醉,可能存在尿路感染风险。
确诊重复肾及输尿管后,若无症状且无尿路梗阻可定期随访观察。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注意会阴清洁以减少尿路感染风险。若出现反复尿路感染、腰痛或肾功能损害,需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复查泌尿系统超声或CT,监测剩余肾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