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出血可能由外伤、眼部感染、高血压等因素引起。结膜充血通常表现为眼白发红、异物感、轻微疼痛等症状。
1、外伤
眼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摩擦可能导致结膜下小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揉眼过度、异物入眼或眼部手术创伤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片状出血灶,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可采取冷敷缓解肿胀。若伴随视力下降需排除巩膜裂伤,应及时就医检查。
2、眼部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或病毒性结膜炎可引起结膜血管扩张充血。腺病毒感染者常见睑结膜滤泡增生,淋球菌感染可导致大量脓性分泌物。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诊,细菌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病毒感染可选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接触眼部后需彻底洗手。
3、高血压
血压骤升可能导致结膜毛细血管破裂,常见于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或情绪激动时。出血多呈点状或片状,通常不伴视力障碍。建议监测血压水平,长期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反复出血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凝血功能障碍。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揉眼,佩戴防护镜规避外伤风险。控制钠盐摄入有助于血压管理,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底。出现持续充血超过3天、视力模糊或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建议及时至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和眼压测量。游泳时佩戴泳镜可预防感染性结膜炎,隐形眼镜使用者需严格遵循清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