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输血治疗、治疗原发病、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需求增加、慢性失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如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以及菠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青椒等,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以免影响铁的吸收效率。
2、补充铁剂
在医生指导下可口服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补充。铁剂治疗需持续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补充3-6个月,以恢复体内铁储备。服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可随餐服用或调整用药时间。
3、输血治疗
对于重度贫血或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孕妇,可考虑输注浓缩红细胞。输血治疗能快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组织缺氧状态。输血指征需严格评估,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风险。输血前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4、治疗原发病
若贫血由消化道出血、寄生虫感染等原发疾病引起,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消化道溃疡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控制出血。寄生虫感染需使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控制原发病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贫血状态。
5、定期监测
孕期需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监测频率根据贫血程度和治疗反应调整,通常每2-4周复查一次。同时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评估贫血对妊娠的影响。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并调整方案。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饮食注意荤素搭配,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出现头晕、心悸加重等不适及时就医。定期产检监测母婴健康状况,确保妊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