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常见的有几种

发布于 2025/07/09 11:41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注射吸毒者、多性伴者、性传播感染患者等五类。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测并采取防护措施。

1、性工作者

性工作者因频繁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接触不同性伴,感染HIV概率显著增加。职业暴露风险与安全套使用率低直接相关,部分性工作者可能同时存在药物滥用问题。建议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若确诊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如齐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依非韦伦片等药物。

2、男男性行为者

男男性行为者因直肠黏膜脆弱易损,肛交行为更易造成黏膜破损,导致病毒传播效率提高。该群体中多性伴现象较普遍,部分存在隐匿性行为史。推荐每3-6个月检测HIV,暴露前可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片进行预防,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多替拉韦钠片等整合酶抑制剂。

3、静脉注射吸毒者

静脉注射吸毒者通过共用针具直接接触污染血液,HIV传播风险极高。吸毒后判断力下降可能导致高危性行为叠加风险。应推广针具交换项目,美沙酮维持治疗可减少注射行为,感染者需采用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的联合用药方案。

4、多性伴者

多性伴者因性接触网络复杂,暴露于未知感染源的概率倍增。临时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通常较低,可能合并其他性传播感染。建议将HIV检测纳入常规体检,确诊后使用艾博韦泰注射液等新型药物治疗,同时筛查梅毒、淋病等合并感染。

5、性传播感染患者

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传播感染患者因生殖器溃疡或炎症,黏膜屏障破坏使HIV更易侵入。此类患者常反映既往有不安全性行为史。需同时治疗基础性病和HIV感染,可采用含奈韦拉平片的鸡尾酒疗法,并加强性伴通知和检测。

所有高危人群都应掌握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避免共用注射器具,定期进行HIV抗体筛查。医疗机构应提供保密的检测咨询服务,对阳性患者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日常生活中需保证营养摄入,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若发生高危暴露,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预防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