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怎么区分

发布于 2025/07/09 11:58

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可通过症状特点、病因及检查结果区分。尿路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尿路结石则因矿物质沉积形成硬结,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腰部绞痛或血尿。两者可通过尿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1.症状差异

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如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或伴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隐痛。尿路结石疼痛常呈阵发性绞痛,从腰部向会阴放射,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结石移动时易划伤黏膜导致肉眼血尿,而感染引起的血尿多为镜下血尿。

2.病因不同

尿路感染病原体多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与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有关。尿路结石形成与代谢异常(如高钙尿症)、饮水不足或解剖结构异常相关,常见成分为草酸钙、磷酸钙或尿酸结晶。

3.检查鉴别

尿路感染尿常规显示白细胞酯酶阳性、细菌数升高,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尿路结石超声或CT可见泌尿系高密度影,尿常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结晶尿。静脉肾盂造影能同时评估结石位置及肾功能。

4.治疗区别

尿路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尿路结石小于6毫米可多饮水配合排石颗粒,大于6毫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感染性结石需同时控制感染。

5.并发症差异

尿路感染未控制可能进展为肾盂肾炎或脓毒血症。尿路结石长期梗阻可导致肾积水、肾功能损害,合并感染时易引发尿源性脓毒休克。两者均可复发,但结石复发与代谢因素关系更密切。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憋尿及高盐高草酸饮食。出现排尿异常或腰痛应及时就医,结石患者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感染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注意会阴清洁,性活动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