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内镜下切除术和外科手术两种方式。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炎症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1、内镜下切除术
内镜下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肠息肉,常见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内镜引导下使用电切圈套器切除息肉,适用于带蒂或亚蒂息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抬举黏膜层后完整切除病变,适用于扁平或广基息肉。术后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
2、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适用于直径较大、疑似恶变或内镜无法切除的肠息肉,常见方式包括肠段切除术和肠造口术。肠段切除术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技术切除病变肠段,适用于广基或疑似恶变的息肉。肠造口术在切除病变肠段后建立人工肛门,适用于低位直肠息肉。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
肠息肉术后应注意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术后1年内每3-6个月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出现便血、持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