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的紧急处理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使用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治疗原发病等。急性呼吸衰竭通常由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中毒、外伤等因素引起,需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1、保持通畅
立即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或异物,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对于昏迷患者需放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若存在气道痉挛可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同时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伸展。
2、氧疗支持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性低流量吸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严重者可经储氧面罩给氧,必要时使用文丘里面罩调节氧浓度,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变化。
3、药物刺激
遵医嘱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注射液,增强呼吸中枢驱动力。对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可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阿片类药物作用。合并支气管痉挛时联合使用氨茶碱注射液,需在心电监护下缓慢给药。
4、机械通气
当氧疗无效或出现意识障碍时,需行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创通气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模式,插管后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严重ARDS患者可能需实施俯卧位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5、病因治疗
快速明确并处理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如肺炎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急性左心衰者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利尿。中毒患者应用特异性解毒剂,气胸者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通风。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恢复期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避免吸烟及接触呼吸道刺激物。出现胸闷气促加重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