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烧伤烫伤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涂抹药膏、包扎保护、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儿童烧伤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物体、热液烫伤、火焰灼伤、化学灼伤、电击伤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
儿童烧伤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15-20摄氏度。冷水冲洗能快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损伤,缓解疼痛感。注意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创面,防止冻伤。冲洗时水流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冲破水疱。
2、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创面,清除表面污染物。消毒时动作要轻柔,不要撕脱已形成的水疱皮。对于面积较小的浅二度烧伤,可局部涂抹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消毒过程中注意观察创面变化,如出现红肿加重、渗液增多需及时就医。
3、涂抹药膏
浅度烧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创面愈合,该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湿润烧伤膏能形成保护膜隔离创面,减轻疼痛。使用药膏前需确保创面清洁干燥,涂抹厚度约1-2毫米,每日换药1-2次。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等需立即停用。
4、包扎保护
对于容易摩擦部位的创面,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后包扎固定。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外层可用弹力网套固定。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日更换1-2次。如敷料被渗液浸透、有异味或患儿出现发热,提示可能感染需就医处理。
5、就医治疗
烧伤面积超过患儿手掌大小、深度达二度以上,或发生在面部、手足、会阴等特殊部位需立即就医。三度烧伤、化学烧伤、电击伤必须由专业医生处理。就医时准确告知受伤时间、致伤原因和已采取的急救措施,配合医生进行清创、植皮等专业治疗。
儿童烧伤烫伤后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抓挠。恢复期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保护新生皮肤。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发现瘢痕增生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家长应加强看护,将热水瓶、电热器等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预防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