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吞咽疼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胆汁反流性食管炎通常由胃肠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病、胃部手术史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胆汁和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1、胸骨后烧灼感
胸骨后烧灼感是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区域出现灼热或烧灼样疼痛,尤其在进食后或平躺时加重。这种症状与胃酸和胆汁刺激食管黏膜有关,可能伴随反酸或嗳气。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胃酸分泌。
2、反酸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或口腔,常伴有酸苦味或胆汁味。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反酸症状可能比普通胃食管反流更严重,因胆汁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性更强。建议患者避免饱餐后立即平卧,睡觉时抬高床头,减少反流发生。
3、吞咽疼痛
吞咽疼痛多由食管黏膜炎症或溃疡导致,患者在吞咽食物或液体时可能感到不适或刺痛。长期胆汁反流可导致食管炎性改变,严重时可能引发食管狭窄。出现吞咽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进食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4、上腹部不适
上腹部不适表现为胀满、隐痛或压迫感,可能与胆汁反流刺激胃和食管连接处有关。部分患者误以为是胃病,但症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建议少食多餐,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5、恶心呕吐
胆汁反流严重时可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呈黄绿色。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水分。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饭后保持直立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辛辣食物及碳酸饮料,戒烟限酒。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睡觉时垫高枕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抑酸药、黏膜保护剂等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