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四个月后走路瘸可能与康复训练不足、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折愈合不良或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复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康复训练不足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度恢复不理想。骨折后长期制动会使周围肌肉力量下降,影响步态稳定性。早期未进行规范的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容易遗留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常见于固定时间过长或未及时开始功能锻炼。踝关节囊及韧带粘连会限制背屈和跖屈动作,表现为步态异常。肌肉萎缩在制动期间尤为明显,尤其是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群。肌力不平衡会导致足部着地时发力不均,出现跛行。
骨折愈合不良包括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局部血供不足、固定不牢固或过早负重都可能影响骨痂形成。X线检查可发现骨折线模糊或对位不良。神经损伤多见于原始外伤累及腓总神经分支,表现为足背感觉减退或足下垂。肌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不平整导致行走疼痛和避痛性跛行。
建议进行踝关节MRI和步态分析评估软组织情况。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术、超声引导下瘢痕松解、渐进性负重训练等。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日常可穿护踝鞋具支撑,避免长时间行走,游泳和骑自行车有助于低冲击锻炼。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进展,必要时考虑关节镜清理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