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踝关节脱位通常由外伤、韧带松弛、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关节畸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手法复位
急性踝关节脱位需立即就医进行手法复位。医生会根据脱位方向采用牵引、旋转等手法使关节恢复正常位置,操作前可能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缓解疼痛。复位后需通过X线确认关节对位情况,若合并骨折可能需同步处理。禁止自行尝试复位以免加重损伤。
2、固定制动
复位成功后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4-6周。常用踝关节支具、高分子石膏等器械限制关节活动,促进韧带修复。固定期间避免负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拆除固定装置前需复查影像学,确认韧带愈合情况。陈旧性脱位可能需手术修复韧带后再行固定。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踝泵运动、弹力带抗阻训练为主,恢复关节活动度;中期增加平衡垫训练、提踵练习增强肌力;后期通过慢跑、跳跃训练重建运动功能。康复全程需配合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若出现肿胀疼痛需及时调整训练强度。
踝关节脱位患者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平底鞋提供支撑,日常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适量食用牛奶、鱼肉等食物帮助组织修复。若康复过程中出现关节不稳或反复脱位,需考虑韧带重建手术。定期复查评估关节稳定性,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