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排空障碍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早饱感、体重下降、反酸嗳气等。
1、上腹饱胀
胃排空障碍患者常出现进食后上腹部持续性胀满感,与胃内食物滞留时间延长有关。典型表现为餐后数小时仍感觉胃部沉重,平卧时症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胃区叩诊呈鼓音,胃蠕动波减少或消失。这种情况可能与胃动力不足、幽门梗阻等因素相关,需通过胃电图或钡餐造影进一步评估。
2、恶心呕吐
胃内容物排出受阻时易引发反射性恶心,呕吐物多含未消化食物,严重者可出现隔夜宿食。呕吐后腹胀感可暂时缓解,但会反复发作。长期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出现该症状时需警惕胃轻瘫可能。
3、早饱感
患者常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即产生饱腹感,进食量明显减少。这与胃容受性舒张功能受损、胃内压力升高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食欲减退,导致每日摄入热量不足。持续早饱感会影响营养吸收,可能引发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继发问题。
4、体重下降
因长期进食不足和营养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减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5%具有临床意义。需注意与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鉴别。合并糖尿病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增大,胰岛素用量难以调整的情况。
5、反酸嗳气
胃内食物滞留导致发酵产气增多,表现为频繁嗳气,气体反流可能携带胃酸至食管引发烧心感。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长期可能诱发反流性食管炎。部分患者口腔可能出现酸臭味,胃区听诊可闻及振水音。
胃排空障碍患者日常应注意少食多餐,选择低脂易消化的软食,避免高纤维及产气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监测血糖,按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但须避免长期自行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