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偏高是什么原因

发布于 2025/07/09 19:05

D-二聚体偏高可能与静脉血栓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恶性肿瘤、创伤或手术、妊娠等因素有关。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

1、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D-二聚体升高的常见原因。血栓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形成交联纤维蛋白,随后纤溶系统降解纤维蛋白产生D-二聚体。患者可能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全身微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伴随继发性纤溶亢进,导致D-二聚体显著升高。患者可能有出血倾向、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凝血异常。

3、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同时肿瘤相关血管异常也易形成血栓,导致D-二聚体升高。患者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肿瘤消耗症状。需完善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抗肿瘤措施。

4、创伤或手术

组织损伤会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手术创伤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凝血系统激活,使D-二聚体水平升高。患者有明显外伤史或手术史,可能伴有局部肿胀疼痛。治疗需处理原发创伤,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等止血药物。

5、妊娠

妊娠期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会导致D-二聚体逐渐升高,孕晚期可能超过正常值数倍。这是机体为分娩时减少出血所做的准备,通常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但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病理性升高,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

发现D-二聚体偏高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栓脱落,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建议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若持续升高或出现胸闷、肢体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妊娠女性需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监测凝血状态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