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137克每升属于正常范围,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血红蛋白浓度受年龄、性别、海拔等因素影响,正常成年男性为120-160克每升,女性为110-150克每升。
1、生理性因素
长期处于高原地区、剧烈运动后或饮水不足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暂时性升高。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血红蛋白会在身体适应环境或恢复水合状态后逐渐回归正常范围。
2、缺铁性贫血
可能与长期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同时增加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3、慢性炎症
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低热、关节肿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类风湿关节炎,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缓解炎症反应。
4、骨髓增生异常
可能与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有关,通常表现为脾脏肿大、异常出血倾向等症状。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阿扎胞苷、来那度胺胶囊等药物调节造血功能,严重时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可能与JAK2基因突变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基因检测,治疗可采用羟基脲片控制红细胞生成,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定期进行静脉放血治疗维持血容量。
建议日常保持膳食均衡,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质代谢。长期血红蛋白异常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高原地区居民应关注血氧饱和度变化,必要时进行吸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