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通常需要通过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活检、小肠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粪便检查等7种检查确诊。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影响胃肠道的任何部分,从口腔到肛门均可受累,但多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
1、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和末端回肠的黏膜病变。肠镜下可见跳跃性病变、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等特征性表现。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肠镜检查。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CT小肠造影、磁共振小肠造影等,可评估肠道壁增厚、狭窄、瘘管等病变范围。这些无创检查能显示肠壁炎症程度和肠外并发症,对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影像学检查前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测血液中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营养状况如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这些指标可反映疾病活动度,但不能单独用于诊断。粪便钙卫蛋白检测有助于鉴别炎症性肠病与功能性肠病,是监测疾病活动的有用指标。
4、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通常在肠镜检查时进行,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克罗恩病的典型病理表现为非干酪样肉芽肿、透壁性炎症和淋巴细胞聚集。病理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多次活检可能提高肉芽肿的检出率。
5、小肠镜检查
小肠镜检查包括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可直接观察大部分小肠黏膜。对于怀疑小肠克罗恩病但其他检查阴性的患者,小肠镜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检查过程较复杂,可能需要全身麻醉,存在一定穿孔风险。
6、胶囊内镜检查
胶囊内镜检查通过吞咽微型摄像头胶囊,可无创观察整个小肠黏膜。对于疑似小肠克罗恩病但传统检查阴性的患者尤其有用。检查前需严格肠道准备,存在胶囊滞留风险,禁用于已知或疑似肠道狭窄患者。
7、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包括常规检查、隐血试验和病原体检测,主要用于排除感染性肠炎。粪便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检测有助于鉴别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反复粪便培养和寄生虫检查可排除感染因素,这些检查无创且易于重复进行。
确诊克罗恩病后,患者需要长期随访管理。饮食上建议采用低渣、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非常重要。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内镜检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腹痛加重、持续发热、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