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嵌顿性疝气通常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恶心呕吐、排便异常和肠梗阻等症状。腹外嵌顿性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缺损突出后无法回纳,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急症。
1、局部肿块
腹股沟或腹部出现不可回纳的硬质肿块是典型表现。肿块在咳嗽或用力时增大,平卧不消失,表面皮肤可能发红发热。这与疝内容物卡压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有关,需警惕缺血坏死风险。临床常用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紧急手术解除嵌顿。
2、剧烈疼痛
突发持续性绞痛是常见症状,疼痛可放射至会阴或大腿内侧。嵌顿肠管缺血时疼痛加剧,伴局部压痛和反跳痛。患者常因疼痛无法直立,需与泌尿系结石、睾丸扭转等急症鉴别。确诊后需立即禁食,准备急诊疝修补术。
3、恶心呕吐
约半数患者出现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梗阻可呕吐粪样物。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变为胆汁性液体。这与肠管嵌顿后消化液淤积相关,需胃肠减压并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4、排便异常
肛门停止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信号,可能伴随腹胀和肠鸣音亢进。部分患者有里急后重感但无粪便排出,提示直肠受压。嵌顿时间超过6小时可能出现血便,提示肠壁缺血,需紧急行肠管活力评估。
5、全身症状
发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提示绞窄性疝可能。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需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并行坏死肠段切除术。
腹外嵌顿性疝气属于外科急症,确诊后应绝对卧床,禁止自行手法复位。日常需避免增加腹压动作,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术后三个月内使用疝气带保护。出现不明原因腹痛伴肿块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