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脑卒中患者这4个事项要注意

发布于 2025/07/13 05:07

脑卒中患者需注意控制血压、规律服药、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及时干预和科学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并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低盐饮食有助于血压管理,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以防血压骤升。冬季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能诱发血管痉挛。血压波动时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规律服药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需长期规律服用,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改善血脂代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按时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出现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时需咨询医生。建议使用分药盒辅助记忆,家属需监督服药情况。

3、康复训练

发病后2-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偏瘫患者可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训练。吞咽障碍者需进行舌肌和咽部肌肉训练,进食时保持端坐位。语言康复包括发音练习和沟通技巧训练。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导致肌肉损伤。

4、定期复查

出院后1个月内需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恢复情况。每3-6个月检查颈动脉超声,监测血管斑块变化。血脂、血糖等指标至少每季度检测一次。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无力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诊。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压、用药及检查结果,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患者日常应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多摄入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家属需学习急救知识,熟悉120呼救流程。室内消除门槛、铺设防滑垫以防跌倒。参与病友交流活动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干预。长期坚持规范管理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