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部分切除术通常适用于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克罗恩病反复发作或小肠肿瘤等严重病变。手术需严格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病变范围,由消化外科医生综合判断后实施。
肠梗阻是常见手术指征之一,当机械性梗阻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或出现绞窄性梗阻时需切除病变肠段。肠坏死多由肠系膜血管栓塞、肠扭转等导致,坏死组织超过6小时可能引发全身感染,此时需紧急切除。肠穿孔常见于外伤、溃疡或肿瘤侵蚀,腹腔污染严重者需切除穿孔段并行肠造瘘。克罗恩病反复发作导致肠腔狭窄、瘘管形成或大出血时,切除病变肠段可改善症状。小肠良性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或恶性肿瘤无论大小均建议手术切除,恶性肿瘤还需清扫区域淋巴结。
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逐步过渡从流质到半流质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刺激肠蠕动。每日监测体温和腹部体征,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康复期应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贫血,定期复查肠镜或CT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引流液浑浊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吻合口瘘。